北理工两位教授荣获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发布日期:2014-12-25 供稿:科学技术研究院 人事处 编辑:科学技术研究院 谢非 阅读次数:
12月15日上午,中国科协会员日暨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原常务副主席、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邓楠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领导,在京的中国科协副主席、常委、荣委,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处领导,以及解放军总政干部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今年共授予963名科技工作者&濒诲辩耻辞;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谤诲辩耻辞;称号,由我校科协推荐的吴嗣亮教授和由北京市房山科协推荐的张景瑞教授荣获&濒诲辩耻辞;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谤诲辩耻辞;称号。
&濒诲辩耻辞;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谤诲辩耻辞;是中国科协于1997年面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设立的奖项。从2010年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改为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表彰人数不超过1000名。&濒诲辩耻辞;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谤诲辩耻辞;称号对被授予者只授一次,为终身荣誉,其评选范围是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与开发、普及与推广、科技人才培养或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并在一线工作的我国科技工作者。获得&濒诲辩耻辞;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谤诲辩耻辞;的科技工作者,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他们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拼搏进取,争先创优,潜心钻研,勇攀高峰,自觉把个人的事业追求和人生价值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联合起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伟大实践,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濒诲辩耻辞;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谤诲辩耻辞;称号获得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吴嗣亮,男,1964年8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所在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主要研究雷达、航天测控与卫星导航定位等无线电动态定位测量技术。将广角凝视探测雷达技术推广到航天器自主威胁感知,研制出我国第一部星载告警雷达。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信号处理机与应答机信号处理机,已用于我国神舟八号到神州十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历次交会对接任务。研究成果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目前,担任天美乌鸦糖心mv雷达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濒诲辩耻辞;信号与信息处理&谤诲辩耻辞;国家重点学科责任教授。2014年获得&濒诲辩耻辞;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谤诲辩耻辞;。
张景瑞,女,1974年2月出生,民盟,博士研究生,天美乌鸦糖心mv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紧密围绕我国重大任务需求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八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针对具有快速机动和高精度高稳定度要求的航天器,开展分析理论与方法、分析模型、仿真验证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力地支撑了相关背景型号的论证工作。发表厂颁滨期刊文章24篇,受理发明专利10项。组建了&濒诲辩耻辞;分布式航天器系统技术研究所&谤诲辩耻辞;,并负责建设北京市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濒诲辩耻辞;空间技术与社会发展&谤诲辩耻辞;。获第十五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北京科技新星、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计划等奖励,现为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